个人藏品
赏墨斋 » 所有作品 » 个人藏品 » 师行坤-工笔花鸟(二)

师行坤-工笔花鸟(二)

作品简介:中国花鸟画历经洗礼千练,迄今已经高度成熟。如何发展?如何表现?对任何一位画家来讲,都是个难题,这更需要画家冷静的操养生活、蒙养生活才能提升自我,才能走出自己的路,才能使自己的花鸟画艺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青年画家师行坤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0
作品描述

师行坤工笔花鸟(二)

师行坤工笔花鸟(二)

师行坤简介:(1971年出生),河南太康人。擅长中国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南创作中心花鸟创作室主任、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花鸟会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少兴州书画院美术师。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年于中央美院陈列馆参加"六人中国画联展"作品《太行人家》被陈列馆永久性收藏;1998年作品《林中》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获铜奖; 1999年作品《那曲黄河故道情》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鑫光杯"中国书画精品展,获银奖;作品《黄河在这里拐了一道弯》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获铜奖;作品在"河南省第九届美展"获银奖;2000年作品《曾在此处度中秋》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 "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银奖。2001年在韩国参加中国美术家邀请展,2002年出版《白描梅花画谱》。

“师行坤花鸟艺术展”

主办:《玩家收藏》

展览地点:广州市人民北路871号

        (即广东画院和广东文联艺术馆之间)

展览时间:2010年10月11日——10月17日

师行坤,1971年生,河南太康人,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创作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委员。

    中国花鸟画历经洗礼千练,迄今已经高度成熟。如何发展?如何表现?对任何一位画家来讲,都是个难题,这更需要画家冷静的操养生活、蒙养生活才能提升自我,才能走出自己的路,才能使自己的花鸟画艺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青年画家师行坤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回顾中国绘画史,元代文人画的勃兴,虽然说花鸟画艺术在经过文人画思潮的洗礼后,绘画思想以及表现语言上,更具丰富多元性。但是,也使得部分艺术家脱离生活,拘泥于笔游墨戏之中,肆意地玩弄程式化的符号,制作些所谓只给神仙看的绘画作品,而忽视了去体察物象,虽有笔墨之趣味,却严重欠缺亲和力。师行坤的对花鸟画艺术的追求,则明显地注意到了这一点,注重体察物象,写生观察,运用坚实的绘画技巧,逐步形成了富丽典雅,精细严谨,写实抒情的画风。他的花鸟画作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斥着泥土散发的芬香,这正是一位优秀画家保持艺术活力和生命力的本源.。

    当我们在欣赏师行坤的艺术作品时,首先导入我们思想意识的是他的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联性这一特质。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墨点无多泪点多”的艺术主张和感受,以及齐白石的瓜蔬草虫、潘天寿的雁荡山花、郭怡琮竹筐籐萝等,之所以生动亲切,都是因其浓缩着生活的原力。师行坤正是秉承着艺术先贤们的优秀传统,参会他们观照自然的方式,切实地体味生活,自写生入手,以自己的性情去感悟笔墨文化之精神内涵,用毫无哗众取宠之痕的质朴的形式语汇,努力营造一种精神氛围,体现出自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形式美感的强烈追求。.因此,在他的画笔下,寻常小景、平常花木,就有了不同寻常的表现意味, 既充满了传统血脉的精神,又散发出现代人审美的时代气息;既表现出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态,又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而亲切的美感。

   师行坤不但注重其艺术思想与生活的关联性,同样的在自己的花鸟画创作上,也极其注重画幅之中的物象之间的关联性。在他的幅幅作品中,水仙、梅花、寒雀、鸣蝉-----,乃至于无法说出具体对象名称的一草一鸟一石,甚至一个菭点;在布局构图时,都极其关注各物象之间的关联和相互衔接的关系,这样使得师行坤画笔下的任何一草一木,都不可能是独立的折枝标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无法隔离分解的群体,尺幅之中尽显繁而不杂、多而有序的视觉效果,力求达到一种局部精致与整体浑然的完美统一。正是在这种特质的支撑下,师行坤才敢于把以实代虚实作为自己绘画的一个重要手法,实即是虚,虚实相间,从整体上来看,作品繁复却不乏空灵,虽然“满”、“密”,却赢得了直追古雅之韵的艺术取向,活化和深化了饱满的神情意蕴,让人感受到一种高层次的主观精神状态,一种精神视野与境界的追求。

   行坤的画,品味纯正,格调优雅。这除了因他倍加关注生活外,他还擅于从写生中获得笔墨的释放,取得艺术语汇的拓展与升华,画面平添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士”气。这种“士”气,恰好就是中华传统正宗的文化气息。我们在欣赏宋代花鸟画艺术作品时,往往会被一种精细严谨的审美精神和借物抒情的诗意表现所打动,被美仑美奂的画面所陶醉,笔墨间的隐含的书卷气,温文典雅的色彩特质,正是磊落、豁达的艺术所流露出的正宗文化气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士”气。师行坤作品所显现的俊逸的文化品格, 正是这种历经传统冶炼积淀的民族文化正气。这种正气的获得,不但取决于画家对艺术的领悟和把控,还要有洒脱磊落的个性,执著的精神,宁静致远的心志, 善于把握自身艺术创作独立的选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去洗刷出属于自己的蹊径。

   欣赏行坤的花鸟画作品,我们还可以读出蕴藏在画面深处的一种宁静。这种宁静是种含蓄的内敛的。行坤在创作时,对于笔洗中的洗笔水有句戏言,称之为“老汤”,他往往会借用这“老汤”中纯粹无意识生成的那种平稳、含蓄的中性“灰调”,去统领调整画面。在这种“灰”中组成画面的各种因素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同时这种“灰”也使画面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充满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洋溢着大色不炫的平和的美感。在我们习惯于浮躁的当今绘画之中,对那种喧闹的色彩与繁杂的布局产生厌倦的时候,行坤这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让我们找到一种我们久违的宁静。

  “山空无人,水流花开”,大自然中的美是独立存在的,无处不在的;大自然中的美不但需要人们去发现它的外在形式美,更需要人们去挖掘隐藏在外在形式背后的内蕴。绘画行为是一种精神与性情的游历活动,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大自然中美的创作素材,这样才能体验并能表现出美的实质。行坤笔下的霜雪寒梅、晚秋的荷塘,都会通过形式美感和内蕴的精神使你怦然心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并感觉到审美的愉悦,而这种审美的愉悦正是艺术本身的目的和意义,它可使他们那久已疲惫的被世俗所纷扰的心灵得到一丝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