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赏玩的第一件碑拓
关键字: 正如我赏玩的第一件碑拓 《汉 冀州从事冯君碑》,可以说,我是从第一眼看到就超喜欢!单就这件碑志那珠圆玉潤 、静穆綿厚而又苍茫大气的书法文字即够我欣赏学习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了,更别说有关它背后的“故事”及
我赏玩的第一件碑拓
壮人阿吉
爱好使然,业余赏玩书画说起来也有好几个年头了,这当中曾经在许多场合或网络上接触并欣赏过好多好多碑拓作品。但是,一如当初,尽管早在1992年开始我便经常喜欢逛博物馆、广州文物总店、或者参观各类书画作品展览,欣赏过包括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高剑父、赵朴初、赵少昂、赖少其、关山月、启功等等老一辈书画家的精彩作品。曾记得早年的广州文物总店很多时候都有以上个别名家的作品出售,且一些尺寸较小的精彩作品价格也不算贵,其中亦不乏“买得起”的作品。可我当时却从来没想过要买下来!就那么傻傻地一路来都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从而白白错过了十几年与“书画收藏”结缘的绝好机遇......
直到2007-2008年,偶然间发觉曾经过眼的很多名家书画的价格都呈几何倍数疯涨了,这才后悔自己当年还“买得起”的时候为什么一件也没买?等自己渐渐意识到投资、收藏书画作品其实也很适合我之时,感觉很多名家书画作品对于我这样的工薪一族来说早已买不起,似乎只剩下老是“看”的资格了。
然而,正因为有这方面的爱好,也得益于自小受我曾祖父“遗墨”(手抄医书等书法作品)的熏陶,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我此生必定要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
2009年,有一次文物总店的曾先生看到我又是一个人长时间静静地在“欣赏”字画,就主动迎上来跟我搭讪,他说我觉得你很面熟,问我是不是画画的?还是书法家?我说我既不是“画家”也不是“书法家”,我只喜欢书画艺术作品!这么多年来我时常是你们这里展售作品的忠实“观客”,所以您才对我感觉面熟,正所谓“过眼即是福”!有些精彩的作品看一看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曾先生告诉我他有留意我欣赏作品的细节,说其实我欣赏书画的“眼光”与他有“交集”(指我长时间“浏览”关注的作品,有的他也特别喜欢),问我为什么喜欢的话一年下来哪怕买个一两件留着权当“投资”也好,“把玩”也罢,那也是一件美事呀!更何况从他们这里流出去的书画作品多年之后基本上都有一定幅度的升值空间,只要量力而行,逢低、就好选藏,压根儿就没什么大的风险可言,既可锻炼“眼光”,又能陶冶情操,甚至还可能有意外收获,何乐而不为呢?经他这么一提点,我想想感觉还真的值得一试,有些名家书画作品,反正自己爱好,升不升值都不是很紧要,关键是好的作品一旦拥有了,兴趣来时就可以时常自己拿出来慢慢欣赏:想看就看,想摸就摸,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被他人买去了之后再也难以看得到 。于是乎,就那么抱着“随便玩玩”的心态,凭着兴趣与直觉,从此一步步开启了我的书画“赏玩”之旅。
几年之后,我认为最大的收获不是我积累了多少件名家书作,而是在书画圈结识了很多有学问有修养的朋友,并且在把玩中增长了不少见识。其实,做事情,抑或做买卖,包括赏玩字画,开始不懂也没关系,学就是了!这就好比有些人相互读了一辈子,也没有读懂,有些人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偶遇,却缘定终生。了解或买入一幅字画就像了解一个人,我们不能只注重华丽的表面,而忽略了字画的内涵;更不能只注重书画家的名气,甚至是“官职”!而忽略了其学养及修为!
想读懂他人,要先读懂自己 !
想玩精字画,首先需自己爱好字画!了解字画!鉴赏字画......
正如我赏玩的第一件碑拓 《汉 冀州从事冯君碑》,可以说,我是从第一眼看到就超喜欢!单就这件碑志那珠圆玉潤 、静穆綿厚而又苍茫大气的书法文字即够我欣赏学习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了,更别说有关它背后的“故事”及考据亦是那么地多元与引人关注。
拓片是保存文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留下珍贵的石刻史料,不仅具有观赏价值 、更具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艺术价值。
我只希望透过此件碑拓,从零开始,逐步一点一点慢慢去学习与探究我国金石学那博大精深的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从而为自己肤浅的学识增添一点养分,让思想及对生活艺术美感的认知也得到一定的升华......
附:有关《汉冀州从事冯君碑》相关文章:
近年新发现《汉冀州从事冯君碑》琐见
孙继民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内容摘要】《汉冀州从事冯君碑》是近年新发现的重要碑刻,但有关该碑刻出土的报道或语焉不
详,或互相抵牾。本文为此稍加整理,予以澄清,力图为学术界提供一份有关该碑出土的可靠材料;并 确认该碑发现时间是 2005 年 6 月 22 日,地点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东南。该碑的价值一是反映 了东汉时期冯氏作为魏郡繁阳大姓的史实,二是提供了冯君充任汉顺帝时期冀州刺史苏章从事的实例。
【关键词】汉碑;冯君;冀州从事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作者简介】孙继民(1955—),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敦煌 吐鲁番文书、黑水城文献、河北地方史等研究。
一
《汉碑全集》第二册第456页收录有《冀州从事冯君碑》拓片的图版,第455页则有编者 的题解,第457页并有录文。《冀州从事冯君碑》是近年汉碑的重要新发现,也是有关东汉冀 州的重要资料,除了《汉碑全集》外,其他新闻媒体和有关着作对此碑的发现和内容也续有 报道和研究,但各种载体的信息在涉及此碑的内容与相关问题时多有异同。为了便于河北地 方史学界和冀州市的同志了解和利用此碑的情况以及学术价值,很有必要对该碑的情况加以 介绍,并澄清有关报道中的讹误。下面首先将《汉碑全集》有关题解和录文转录如下:
题解内容:
《冀州从事冯君碑》于近年在河南孟津出土。此碑为残碑,圭状,仅存中穿孔以上 的上半截,残高一百零二厘米,宽八十三厘米。额刻“冀州从事冯君碑”七字。碑文隶 书十七行,每行五至十五字不等。东汉永和六年为一四一年。拓本提供,河南省洛阳市 史家珍先生。
编者录文: 冀州从事冯君碑 惟冀州从事魏郡繁阳冯通(下缺)
先出自高辛文武之盛唐叔(下缺) 世勳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其(下缺) 后不绝世济其美不陨其烈(下缺)
兄弟相帅承事母氏世称其(下缺) 雅宣慈笃诚孝弟勤愘(恪)既修开(下缺) 欣喜亲安然后志得友宁然后(下缺)
以辞户授以部职輙以疾譲甚(下缺)
司三郡纠阴若否献善绌恶宽勐(下缺) 临乡登进而遘凶殃永和六年(下缺) 惜从事泣血懰慄踰于郑人(下缺) 始天道唯德不朽于是同志(下缺) 厥后其辞曰 从事秉德如玉如莹表像所挺履方(下缺) 上勳力有成浩浩冀土从事是经所(下缺) 是屏何寤不遂中年殀苓世丧模范朝(下缺) 以造兹汉安元軨
有关《冀州从事冯君碑》的出土的情况,《汉碑全集》称“近年在河南孟津出土”,没有 具体时间,但笔者近日从互联网络搜索有关信息,发现涉及该碑出土的时间、地点、碑石保 存等情况有不少互相抵牾,如洛阳广播网2006年6月6日广播稿《孟津县发现汉代圭形碑刻》 称:
本台通讯员王春雷 张静波报道:孟津县送庄镇新庄村群众近日开挖渠道时,意外发 现一通罕见的汉代圭形碑刻,引起了我市文物考古界的关注。该碑刻在发现时已断为两 部分,碑长约2.5米,宽84公分,厚20公分,碑刻的上部呈剑头形,中下部为长方形,中 部有一个直径15公分的圆孔,碑刻上书“冀州从事冯君碑”。碑文对冀州从事冯君的生平, 父亲、兄弟及本人品行都作了记载。该石碑是孟津境内发现的第一通汉代碑刻,全市也 仅有偃师出土过一块类似的碑刻。这通汉代圭形碑刻的出土,对研究汉代书法、礼制都 有很高的价值。目前该碑刻已由孟津县文物部门妥善保管。① 洛阳广播网2006年6月6日广播稿提供的时间是2006年6月6日之前的“近日”,地点是“孟
津县送庄镇新庄村”。但《洛阳日报》提供的时间不同,2005年7月26日《洛阳日报》刊登有
《孟津发现汉代圭形碑刻》的消息: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① 见洛阳广播网 http://www·radioluoyang·com/xwpv/online/200606/2687·html。
近日,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群众在开挖渠道时,意外地发现一通十分罕见的汉代圭 形石碑,引起了我市文物考古界的关注。
该石碑在被发现时已断为两部分,碑长约2.5米,宽84厘米,厚20厘米,石碑的上部 呈剑头形,中下部为长方形,中部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圆孔。石碑上有“冀州从事冯君 碑”字样,碑文中对冀州从事冯君的生平和其父亲、兄弟及本人品行均有记载。
该石碑是孟津境内发现的第一通汉代石碑,除偃师境内出土过一块类似的石碑外, 我市其他地方还未发现。这通汉代圭形石碑的出土对研究汉代书法、礼制都有很高的价 值。目前该石碑已由孟津县文物部门妥善保管。 ①
《洛阳日报》提供的时间也是“近日”,但却是2005年7月26日之前的“近日”,地点则是
“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书画纵横网提供的信息《汉冀州从事冯君碑简介》又与以上报道不 同:
2004年,洛阳邙山东汉皇陵兆域的孟津三十里铺附近群众在开挖渠道时发现一汉代 圭形石碑。该碑在被发现时已残断,仅存留上半部分。残高102厘米,宽84厘米,厚22厘 米。碑中原有穿,现仅存半,直径约15厘米。该碑上半截残留字迹基本清晰,约200字, 隶书17行,其中5字不清,4字缺半。碑额完好,大字隶书“冀州从事冯君碑”单行居中。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从事”的官职在汉代较低,冯君其人,史书无载。但从碑文 中出现的年号和碑文书法,可初步断定这是东汉后期隶书发展高峰时期的作品,它的出 土为汉代书法、礼制研究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②
(本帖最后由 shizhou 于 2006-12-30 15:13 编辑)
书画纵横网提供的信息是2004年出土,地点是“孟津三十里铺附近”。此外,《河洛春秋》
2006年3期所刊黄吉军、许有钦《摭谈孟津新近出土东汉冀州从事冯君碑》一文也涉及《汉冀 州从事冯君碑的》的出土时间和地点,称:“2004年在洛阳东汉皇陵兆域(孟津三十里铺)出 土。”
由上可见,涉及《汉冀州从事冯君碑》出土时间和地点的四种资料说法各不相同,洛阳广 播网提供的时间是2006年6月6日之前的“近日”,地点是“孟津县送庄镇新庄村”;《洛阳日报》 提供的时间是2005年7月26日之前的“近日”,地点则是“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书画纵横网 和黄吉军、许有钦《摭谈孟津新近出土东汉冀州从事冯君碑》一文提供的时间是2004年,地 点是“孟津三十里铺附近”。以上四种资料三种说法,究竟何种说法准确?笔者为了弄清这个
问题,经多方打听,辗转了解到孟津县文物局助理馆员徐有钦先生当年曾亲自到过《汉冀州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① 见中华博物网 http://www·gg-art·com/ggact/stroll/index3850·php。
② 见 http://bbs·8mhh·com/thread-23251-1-1·html。
从事冯君碑》发现现场,参与了《汉冀州从事冯君碑》发现现场的考察和上缴过程。为此, 笔者于8月18日、8月20日和8月23日日三次与徐有钦先生通电话,了解当时的情况。徐有钦先 生为此专发电子邮件与笔者,介绍当时的情况:“2005年6月22日上午,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 村民王震等人在本村开挖自来水管道沟时,挖到石碑一块,并立即打电话向我局报告,我接 到电话后及时赶到现场勘察,发现石碑出土地点位于新庄村东南约三百米处,石碑埋深零点 六米,残存石碑两块,其中一块为碑身的中上部,呈圭形状,残存半个穿孔,石碑残高一百 零二厘米,宽八十三厘米,厚二十二厘米,碑额阴刻大字隶书‘冀州从事冯君碑’ 七字单行 居中,碑文隶书十七行,每行存五至十五字不等,碑额、碑文残存共计一百九十九字,其中 五字不清,四字缺半,碑额完好。另一块尺寸较小,仅存三字且缺损,下部有榫,应为碑身 的底部,从书法和刻法以及石块的厚度看,该石块与上述石碑应为同一块石碑。经综合考虑, 石碑具有明显的东汉时代特征,对东汉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过与当地村民协 商,我们于当天下午六时许将石碑运到县文物仓库收藏。”徐先生还特意说明,他姓徐而非许,
《河洛春秋》发表《摭谈孟津新近出土东汉冀州从事冯君碑》一文将“徐有钦”误为“许有 钦”。徐先生是《汉冀州从事冯君碑》出土后最早赶赴现场和收缴进入文保所的文物工作者和 亲历者,其所述出土时间地点和碑刻最初状况应该可信。由此可见,《汉冀州从事冯君碑》发 现时间是2005年6月22日,地点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东南,书画纵横网和《摭谈孟津 新近出土东汉冀州从事冯君碑》一文所说的“孟津三十里铺”是指冯君碑位于东汉皇陵兆域 的大范围而言,并非指《汉冀州从事冯君碑》出土的具体地点;冯君碑出土时只有上半截和 下半截的一小块而非洛阳广播网所说的上下两大段,《汉碑全集》所刊以及网络所见该碑刻拓
片只有上半段而无下半段的一小块拓片。
二
《汉冀州从事冯君碑》出土并发表后,有关研究主要是从书法的角度着眼,对其内容进 行专门研究的则迄无所见,只有guohongtao315的博客2009年3月10日所发《生在邯郸葬在偃 师的张禹》一文提到冯君碑“志主冀州魏郡繁阳人,为东汉文职官员,永和六年(141)因介 入外戚宦官权利之争而残遭杀戮。” 中国书法网2009年1月4日所发《书史初编•汉三国碑评》 一节也提到“吾观冀州从事冯君碑,甚可想其长者风范。此碑非汉碑杰特,而自有此汉儒质 讷之风。”并注称:“右冯君碑。汉安元年立。” 《生在邯郸葬在偃师的张禹》一文认为《汉 冀州从事冯君碑》碑主是“因介入外戚宦官权利之争而残遭杀戮”,《书史初编•汉三国碑评》 认为碑刻是“汉安元年立”。
笔者以为,《书史初编•汉三国碑评》认为《汉冀州从事冯君碑》是“汉安元年立”有道
理,而《生在邯郸葬在偃师的张禹》认为冯君“因介入外戚宦官权利之争而残遭杀戮”未必 成立。关于前者,《书史初编•汉三国碑评》作者之所以认为《汉冀州从事冯君碑》是“汉安 元年立”,可能是依据《汉冀州从事冯君碑》最后一句“以造兹汉安元軨”。从图版可见,冯 君碑后四行为碑辞,根据其中第一行“从事秉德,如玉如莹”、第二行“浩浩冀土,从事是经” 和第三行“中年殀苓,世丧模范”等语,碑尾之辞应是四字一句,类似后世墓志铭的铭辞。 据此,最后一行的前三字“以造兹”应属四字句的后三字(第一字应在上行碑末,已缺),后 四字“汉安元軨”应为单独一句。所谓“汉安元軨”的“汉安”二字,应是汉顺帝年号。汉 顺帝共有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五个年号,其中永和年号使用了首尾六年,汉安使 用了首尾三年。冯君碑10行既有“永和六年”等语,则此“汉安元軨”的“汉安”应指“永 和”之后的汉安年号似无疑问。但问题是“元軨”不知何意。按“軨”本指与车有关的部位、 部件或车名,如《汉语大词典》释义有“车栏”、“车辖头靼”、“车辖头靼”、“车辖头靼”、“车 轴上的装饰”、“车名”诸义,但均与纪年无关,因此,不知“元軨”确指何意。难道“汉安 元軨”是暗喻汉安元年的第一辆灵柩?所以,笔者推测,《书史初编•汉三国碑评》认为《汉 冀州从事冯君碑》是“汉安元年立”,可能就是根据“汉安元軨”一语迩来。因此,我们只能 说,“汉安元年立”有一定的道理,而“汉安元軨”之的解则有待后考。
至于《生在邯郸葬在偃师的张禹》认为冯君“因介入外戚宦官权利之争而残遭杀戮”的 说法,从目前碑文内容来看还缺乏有力的证据。诚然,碑文说冯君“临乡登进而遘凶殃,永 和六年”等语看,冯君是在“临乡登进”时“而遘凶殃”,遭遇杀身之祸的,时间很可能是 在“永和六年”。“临乡登进”应该是指他以本乡人的身份而被辟署为冀州从事。碑文一行 称“惟冀州从事魏郡繁阳冯通”,说明冯君是“魏郡繁阳”人,而魏郡繁阳恰好属于东汉冀 州刺史部的范围,所以碑文称为“临乡”。“登进”,应该就是指冯君升任“冀州从事”, 当时州郡长官辟置僚佐例以当地人士充任,冯君以魏郡繁阳人充任冀州从事符合当时的惯例。 所以,“临乡登进而遘凶殃”说明冯君是在担任冀州从事期间遭遇杀身之祸的,这与碑额“冀 州从事冯君碑”完全一致。考虑到冯君“而遘凶殃”之下紧接说“永和六年”等语,冯君死 在永和六年(141年)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在永和六年(141年)及其前后一年,我们从史 籍上看不到东汉朝廷内部外戚宦官之间有激烈的斗争。就整个汉顺帝时期而言,外戚与宦官 之间确实有斗争,永和三年甚至发生宦官诬陷外戚梁商的事件 ,但在梁商当政期间,由于梁 商本人“每存谦柔,虚己进贤”,受到顺帝亲重,他在朝野之间颇享清议,“于是京师翕然, 称为良辅” ,因此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说不上很激烈。永和六年梁商去世,其子梁冀继秉 朝政。梁冀虽然最后“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 豫”,遭到宦官算计,走上不归之路,但在梁商去世自己独掌朝政之初,至少是永和六年(141
年)八月梁商去世至汉安元年(142年),他还不敢过于放肆。而且,在永和五年(140年) 至汉安元年这段时间内,我们从史籍上也看不到东汉朝廷内部有互相倾轧导致流血的重要事 件。所以,尽管冀州从事冯君“中年殀苓”、“而遘凶殃”,确非善终,然而却无证据说明
他是“因介入外戚宦官权利之争而残遭杀戮”。
三
《汉冀州从事冯君碑》出土后,从书法角度研究的很多,而从史学角度研究的很少,笔 者以为,冯君碑作为汉碑,尽管有断残,但其史学价值仍然很高,这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 面说明。
第一,反映了东汉时期冯氏作为魏郡繁阳大姓的史实。冯通是魏郡繁阳人,按照东汉时 期州郡僚佐多以当地大姓充任的惯例,冯君应是魏郡繁阳的大姓。而且,冯氏为魏郡繁阳大 姓在史籍上也可以得到印证。后汉光武帝时有大臣冯勤,曾“赐爵关内侯。迁尚书令,拜大 司农,三岁迁司徒”,他就是“魏郡繁阳人也”。冯勤“曾祖父扬,宣帝时为弘农太守。有八 子,皆为二千石,赵魏间荣之,号曰:‘万石君’焉。兄弟形皆伟壮,唯勤祖父偃,长不满七 尺,常自耻短陋,恐子孙之似也,乃为子伉娶长妻。伉生勤,长八尺三寸。八岁善计。”①可 见冯氏足称繁阳大姓。冯君碑中冯通是否冯勤的后裔,看来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现存的冯 君碑内容看不到与冯勤的联系②,但属于同族还是有可能的。
第二,提供了冯君充任汉顺帝时期冀州刺史从事的实例。如上所述,冯君死于永和六年
(141年)的冀州从事任上,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东汉顺帝时期担任冀州刺史僚佐从事这一职务 的一条具体资料。那么,这里冯君的辟主亦即冀州刺史是谁呢?从目前《后汉书》的记载看, 可知汉顺帝时期先后有三人担任过冀州刺史,这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人物左雄、周举和苏章。 左雄事迹见于《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
左雄字伯豪,南郡涅阳人也。安帝时,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请 托,雄常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永建初,公车征拜议郎。时顺帝 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雄数言事,其辞深切。
周举事迹见于《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
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中略)举稍迁并州刺史(中略)转冀州刺史。阳嘉三年, 司隶校尉左雄荐举,征拜尚书。
苏章事迹见于《后汉书》卷三一《苏章传》:
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二六《冯勤传》,中华书局 1965 年,第 439 页。
②《后汉书》卷二六《冯勤传》记冯勤有七子,且只叙至玄孙留而止。
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 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
以上三人,左雄是“安帝时,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永建初,公车征拜议郎。时顺
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雄数言事,其辞深切”。永建是汉顺帝即位后的第一个年号, 可见左雄是在汉安帝时始任冀州刺史,至汉顺帝即位的永建初征拜为议郎。周举是“稍迁并 州刺史(中略)转冀州刺史。阳嘉三年,司隶校尉左雄荐举,征拜尚书”。周举始任冀州刺 史的具体时间不详(应是在左雄之后继任),但解职时间是阳嘉三年(134年)。阳嘉是汉顺 帝的第二个年号。苏章本传只笼统地说“顺帝时,迁冀州刺史”,看来他始任冀州刺史的具 体时间不会早于阳嘉三年(134年),很有可能是周举的继任者。苏章担任冀州刺史到何时, 苏章本传以及《后汉书》均无明文,但《资治通鉴》卷五二将苏章按验故人清河太守一事置 于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八月条后。是则认为苏章的冀州刺史之任至少持续到了汉顺帝汉 安元年(142年)①。由此可见,在以上汉顺帝时期担任过冀州刺史的三人中,只有苏章历经 永和年间(136年—141年),他应该是《汉冀州从事冯君碑》碑主冯君的辟主,换言之,冯 通所任冀州从事应是冀州刺史苏章的僚佐。
附《汉冀州从事冯君碑》拓片:
①《资治通鉴》的根据为何,不详,或有所本。